日前,早报记者从上海古籍出版社获悉,备受学界关注的《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》即将印刷出版。这套书由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整理编制而成,共七卷,其中第二卷《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[贰]:老子》(简称“汉简《老子》”)尤为引人关注。
2009年,北京大学接受捐赠,获得了一批从海外回归的西汉竹简。为此,北大组建了“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”,对这批竹简进行整理。据北大出土文献研究所方面介绍,这批汉简全部属于古代书籍,未见文书类文献,所以又被称为“西汉竹书”。
据该丛书编辑孙晖介绍,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7卷本《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》各卷均包括竹简的彩色原大照片与放大照片、红外照片、简背划痕示意图、简文的释文与注释以及附录。附录收入竹简一览表、与各卷竹书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整理者的论文等。
汉简《老子》现存完整竹简176枚,而据推测,原书应有完整有字竹简223枚。汉简《老子》分为上、下两篇,全书共分77章,其中《上经》44章,《下经》33章。每章均另起一简抄写,章首(第一道编绳之上)有圆形墨点“o”作为分章提示符号,章尾未写满的简形成“留白”。通过简背划痕的验证,确认《上经》、《下经》之内的章序应与传世八十一章本一致。
汉简《老子》的撰稿人北大中国古代史[注: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,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。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:原始社会、奴隶社会(170万年前-公元前476年)和封建社会。wWw.LSQn.cn]研究中心韩巍副教授介绍,在2号简的背面上端,有“老子上经”四字,124号简背面上端有“老子下经”四字,书体与正文一致,应为抄写者所题,其《上经》相当于传世本《德经》,《下经》相当于传世本《道经》。“老子上经”和“老子下经”两个篇题,这是《老子》书名在简帛文献中的首次发现,同时也证实了《老子》称“经”的古代文献记载。韩巍介绍,汉简《老子》,是继战国中期的郭店楚简、秦汉之际的马王堆帛书甲乙本之后问世的第四个简帛《老子》古本。如此,汉简《老子》的发表,标志着《老子》文本的演变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年代序列,对于探讨古书文本形态的演变规律具有启示意义。
除了《老子》外,这批竹书还有近二十种古代文献,基本涵盖了《汉书·艺文志》的古书分类法“六略”中的各大门类,其中《苍颉篇》保存1300多字,远远超过以往的发现,而且很有可能反映了秦本原貌;总数达1600余枚竹简的种类繁多、内容丰富的数术书,保存了《日书》、《日忌》、《日约》、《节》、《雨书》、《揕(堪)舆》、《荆决》、《六博》等篇名,多数内容为前所未见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